1984年,鸟山明开始创作《龙珠》时,最初的设想是以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为原型,借鉴人名与情节,讲述一个科幻版的搞笑西游。故事进行到悟空青年时期后,搞笑西游的元素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青少年热血漫画的节奏。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龙珠》提出了战斗力数值的概念,并在之后的篇章里迅速攀升,从最初的“战斗力只有5”,到了那美克星篇的1.2亿(弗利萨最终形态)。
因为战斗数值膨胀得太快,这套算法在《龙珠》人造人篇开始就弃之不用了,但战斗力的强弱,成为了之后三十多年来,粉丝们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按照粗略估算,一半以上的龙珠帖子和话题,都是围绕战斗力的强弱来展开的。
至于《龙珠》的原型《西游记》,虽然八十一难大多数是打下来的,但这些年来却少有人争论其战力强弱,或许是因为古代斗法讲究一物降一物,直观的强弱对比并不明显,更别说数值化了。
所以真要追究起《西游记》里哪个妖怪最强,倒还真不好利索地得出一个明确结论,有的敌人虽强,但不是妖怪,如镇元子。有的妖怪虽强,但靠的是法宝,比如偷了老君金刚琢的青牛精,去掉法宝最多和猴子打个平手。那么剩下凭真本事的妖怪到底哪个最强呢?
猴子搬救兵最多的就是与青牛精一战,但后者主要依仗的是法宝威力
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或许只是在心里模模糊糊有个大致的概念,比如,好像狮驼岭的金翅大鹏最强?
这个说法有着广泛的论据支撑,86版的电视剧没有狮驼岭这一段,导致很多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是在续集才知道有这么个妖怪,惊呼“居然敢在如来头上动土”。按照纸面数据来说,大鹏的飞行速度,秒杀了猴子引以为豪的筋斗云。大鹏的辈分,更是在如来之上,面对灵山诸佛也毫不怯场,实在可以称得上妖中一哥。
电视剧版的大鹏造型……我认为非常失败,堂堂一只迦楼罗,整跟乌鸦精没什么两样
从原著作者给出的一个伏笔来看,狮驼岭一役,也的确是难上加难。
很多人都知道,观音菩萨给过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但你可知这三根救命毫毛都用在哪了呢?
其实孙悟空只用过一次,就是在狮驼岭,当时孙悟空被困在大鹏的阴阳二气瓶里,一筹莫展,连孤拐(脚踝)都给烧软了,形势危急,这是猴子取经生涯中,罕见的绝境:
说不了,孤拐上有些疼痛,急伸手摸摸,却被火烧软了,自己心焦道:“怎么好?孤拐烧软了!弄做个残疾之人了!”忍不住吊下泪来。
这时猴子突然想起救命毫毛这茬,于是将其变成了金刚钻,钻破瓶身方才脱身:
正此凄怆,忽想起菩萨当年在蛇盘山曾赐我三根救命毫毛,不知有无,且等我寻一寻看。即伸手浑身摸了一把,只见脑后有三根毫毛,十分挺硬,忽喜道:“身上毛都如彼软熟,只此三根如此硬枪,必然是救我命的。”即便咬着牙,忍着疼,拔下毛,吹口仙气,叫“变!”一根即变作金钢钻,一根变作竹片,一根变作绵绳。扳张篾片弓儿,牵着那钻,照瓶底下飕飕的一顿钻,钻成一个眼孔。
很多朋友有种错觉,认为猴子还用过一次救命毫毛,就是在小雷音寺被困在金铙里的时候,当时书里是这么写的:
他又把铁棒吹口仙气,叫“变!”即变做幡竿一样,撑住金铙。他却把脑后毫毛选长的拔下两根,叫“变!”即变做梅花头五瓣钻儿,挨着棒下,钻有千百下,只钻得苍苍响魀,再不钻动一些。
这里猴子也从脑后拔下过两根毫毛,所以有人误以为是救命毫毛了。但问题在于,小雷音寺是全书的第六十五回,而狮驼岭已经到七十四回了,怎么可能到了后面的章节里,孙悟空才发现脑后有三根救命毫毛?所以在小雷音寺里,猴子用的只是普通毫毛而已。
三根救命毫毛,唯独只在狮驼岭被大鹏收入瓶中用过一次,可见的确是难关了。
至于后来大鹏面对如来,更是不可一世。用现在的话说,傲娇得不行,不信看看原著里的几段:
……现了本相,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雕,即开口对佛应声叫道:“如来,你怎么使大法力困住我也?”
翻译:如来,你怎么用大法力搞我?
如来道:“你在此处多生孽障,跟我去,有进益之功。”
妖精道:“你那里持斋把素,极贫极苦;我这里吃人肉,受用无穷!你若饿坏了我,你有罪愆。”
翻译:你这里吃糠咽菜,生活太苦,要是饿坏了我,你就有罪啊!(瞧瞧这气场)
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如来为了不饿坏大鹏,甚至承诺献出四大部洲的供奉,先祭鸟口——“都给你吃好了”。这才软硬兼施,把大鹏强行留下当护法。
所以,大鹏果真是《西游记》最厉害的妖怪吗?其实和电视剧不同,原著中的大鹏,战斗桥段并不多。真正的正面较量,就是猴子、八戒、沙僧对抗狮驼岭三兄弟,其中猴子对大鹏,原本不分上下,打斗多时,天色渐晚,八戒和沙僧先败下阵来,猴子见寡不敌众,拔腿逃跑,不幸低估了大鹏的速度,才被擒回。
行者见两个兄弟遭擒,他自家独力难撑,正是好手不敌双拳,双拳难敌四手。他喊一声,把棍子隔开三个妖魔的兵器,纵筋斗驾云走了。三怪见行者驾筋斗时,即抖抖身,现了本象,扇开两翅,赶上大圣。
在电视剧版《西游记》里,为了让战斗好看,还给大鹏加了几段戏,让他和灵山的几个罗汉过了几招,势不可挡。但实际上,原著里的大鹏,基本上只和如来交锋过一手,结果立马被困住,“鞦了筋。飞不去”。考虑到大鹏最初用阴阳二气瓶压制猴子,既有道具优势,又是猴子在本身被擒的状态下收入瓶中的,有些胜之不武。实际上大鹏表现出的自身实力,并无特别过猴之处,起码不能形成碾压的优势。
电视剧的原创剧情:大鹏拳打罗汉,脚踢揭谛
那么,谁能碾压猴子呢?你可能想到了人参果那一回的镇元子,毕竟袖口一开就秒了师徒四人。但镇元子是地仙,不是妖怪。而真正最强的妖怪,是一个听上去挺陌生的名字:
九灵元圣。
是不是对这个妖怪毫无印象?这很正常,我的输入法甚至没收录这个妖怪的名字,而基本上西游记是个有头脸的妖怪都能直接打出词组来,可见它有多冷门。
而九灵元圣在原著中的出场次数也不算多,电视里就更少露脸了,怕是因为实力太过碾压了,都不知怎么拍打戏。
九灵元圣长这样
还想不起九灵元圣是怎么出场的?帮你回忆一下,在天竺国,黄狮精偷走了悟空师兄弟的三件兵器,被悟空寻到住处,屠了一窝小妖怪。黄狮精哭哭啼啼跑去和一位“祖翁”告状,这位祖翁就是九灵元圣,黄狮精是他的干孙子,九灵元圣为了给徒子徒孙报仇,才出面把唐僧抓了过来。
后来孙悟空杀掉黄狮精,还不知天高地厚地跑到九灵元圣的洞府叫板,结果被轻易碾压,整个过程不费吹灰之力,书里是这么写的:
你看他身无披挂,手不拈兵,大踏步走到前边,只闻得孙行者吆喝哩。他就大开了洞门,不答话,径奔行者。行者使铁棒当头支住,沙僧轮宝杖就打。那老妖把头摇一摇,左右八个头,一齐张开口,把行者、沙僧轻轻的又衔于洞内。
注意这个“轻轻”,可以说十分形象了,九灵元圣有九个头,不穿装备,不用武器,用嘴就能轻描淡写地生擒悟空和沙僧,完全没有打斗过程,纵观整部西游记,如此碾压猴子的妖怪也没第二个了。
后来猴子找到机会偷跑,本来打算解救另外几个人,但不小心惊动了九灵元圣,吓得屁滚尿流,完全无意对抗,“一口吹息灯,也顾不得沙僧等众,使铁棒,打破几重门走了。”
除了实力的强悍,九灵元圣更是高素质的妖怪,有着良好的个人修养,可以说妖界大拿。
他生活低调,与人类和谐共处,而且是取经路上极少数对唐僧肉毫无兴趣的妖怪(这方面大鹏就比较Low了)。抓来唐僧师徒后,不蒸不煮,就是拿柳棍鞭子抽,目的是帮孙子们报仇;他重情重义,为徒孙一马当先,当得知干孙遭难时情不自禁的掉下泪来,叫声:“苦啊!我黄狮孙死了!猱狮孙等又尽被和尚捉进城去矣!此恨怎生报得!”注意原文这里九灵元圣并不是“听说”黄狮精被杀,而是掐指算出来的,侧面也反映出九灵元圣作为一个妖怪,拥有的却是远超于寻常妖怪的法力。
不过九灵元圣虽强,降服这只妖怪的过程却比较简单。他的原型是太乙救苦天尊的座驾,孙悟空找来天尊,这一难也就过去了。不过天尊也不忘了再次给九灵元圣吹一波:
天尊道:“我那元圣儿也是一个久修得道的真灵:他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等闲也便不伤生。
“喊一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轻描淡写之间,一个牛逼的宠物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但话又说回来,无论怎么考证,《西游记》的战力体系都是经不起详细推敲的。因为猴子本身就是个变量,比如猴子第二次面对九灵圣元时,就逃过了对方的“张口来衔”,同理对大鹏也是。你很难说是猴子第一次大意了,还是第二次有长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