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西游记》里的很多故事都耳熟能详,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唐僧为什么要跋山涉水且冒着生命危险到西天求取真经呢?
从86版电视剧《西游记》来看,理由很简单。
从上天的角度来看,如来认为:“我现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真,真。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也就是说,如来认为南赡部洲,也即我们大唐古国一带的人最愚昧无知,需要弘扬佛法,弃恶从善。因此,观音菩萨主动请缨,到大唐去寻找能去西天取经之人。
从下地的角度来看,当时的玄奘法师只会讲小乘佛教,不懂能教化众生、超度亡灵的大乘佛教,唐王经观音菩萨幻化的赖头和尚讲解以后,就想弘扬大乘佛教,而大乘佛教在西天,于是就有了后面唐僧奉命西天求经的故事。
上天如来认为南赡部洲之人最恶,需要真经教化;下地的唐王认为大家需要大乘佛教度化,需要求得真经。我们这么理解唐僧取经的缘由很清晰,但上面讲的故事是从86版的电视剧来看的,但可能不是作者吴承恩在小说里想表达的本意。
现在,我们重点把注意力转移到唐王为什么认为大家需要大乘佛教度化一事来。
在小说《西游记》的第九回,也就是《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说长安城中有个神算叫袁守城,本来他指点渔民打鱼,一打一个准。不过这个消息被泾河龙王知道了,泾河龙王觉得有这样的人会影响到他们水族的发展,而且他也不信会有这样算卦神准的人,于是化身白衣秀士,前往集市找到了袁守城,并且和他打赌,这个情节大家都熟悉了。后来由于袁守城毫厘不差地算准了玉帝的下雨的点数,但是泾河龙王却为了打赌能赢,出老千,违背玉帝敕旨私自更改了时辰、克了点数,于是触犯了天条,必须受到斩首处罚。惊慌失措的泾河龙王求袁守城指点,于是袁守城让他找唐王去求情,因为负责斩首的是当朝宰相人曹官魏征。
龙旺变作人相,在唐王的梦里成功求情。唐王也答应了泾河龙王的请求,梦醒后,于是将魏征招进宫里,让魏征陪自己下棋,好让他没有时机斩龙王。没想到的是,魏征居然在梦里将泾河龙王给杀了。唐王自觉郁闷,因为答应救龙王,但最终还是失败了。那天晚上的二更时分,心神不宁的唐王只听得宫门外有号泣之声,愈加惊恐。正朦胧睡间,又见那泾河龙王,手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高叫:“唐太宗!还我命来!还我命来!你昨夜满口许诺救我,怎么天明时反宣人曹官来斩我?你出来,你出来!我与你到阎君处折辨折辨!”
自觉含冤而死的泾河龙王阴魂不散整天跟着唐王,导致唐王精力憔悴,最终死了。唐王死后下地狱,看见“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因为有关系(后面再通过一条朋友圈细说),唐王有起死回生的机会。过了从阴间返回阳间的奈何桥,来到枉死城,唐王听到众人喊:“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然后出现一伙拖腰折臂、有足无头的鬼魅,上前拦住,都叫道:“还我命来!还我命来!”原来,“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经阴间崔判官的指点,从阴司的相良处借了一库金银分发给众鬼魂,并告诉唐王,回到阳间后要做一个法会,超度这些亡魂。
因此,回到阳间的唐王就搞了一个水陆大会,就出现唐僧讲经的故事,也就有了后面唐王需要有人会能超度亡灵的大乘佛教的事情。大唐没有人会,自然需要有人西天求取了。
我们知道,作者吴承恩自小就非常聪明,但仕途非常坎坷。他后来做了一个小官,不久辞官归去。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因此,他很可能借《西游记》的故事,表达对社会,尤其是对政权肮脏的抨击。在作者看来,也就是唐王统治的那些年,表面盛世太平,在盛世的前前后后,李市民征战多年,弑兄争皇位,杀戮众生,罪孽深重,因此需要举办水陆法会超度亡灵,进而需要唐僧西天求取大乘佛教回来普渡众生,这样才能稳固江山。
需要注意的是,电视剧版的《西游记》把袁守城算卦,龙王被斩的故事同黑水河的故事放在了一起,出现在续集的《情断黑水河》,而不是唐僧取经之前,这就明显割裂了作者吴承恩的本意。如果以电视剧的脉络来理解西天取经的缘由,我们就很可能误解了作者吴承恩的深刻用意。
这篇文字是我看了两遍小说《西游记》原著,多遍电视剧,一本闲话《西游记》的图书,再结合网络资料才写就的,费了我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因为西天取经的缘由有些复杂,而我希望能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给大家,不知道我做到了没有。
收录于合集#我的文字
354个上一篇道公的烦心事下一篇我还是想嫁猪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