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樾,一个名字在毕业季迅速风靡校园的传奇人物。他的毕业证成为了全校瞩目的焦点,不少人都惊叹于他在学术道路上的卓越成就。作为一名学霸,李鸿樾不仅在各个学科表现出色,更以出色的创新能力和领导才华脱颖而出。他每一门课程都取得了A+的成绩,这使得他的毕业证书成为了全校学生追逐的梦想。李鸿樾以他的勤奋与才华,震撼了整个校园,也为无数同学树立了勇往直前的榜样。他的毕业证,成为了一张荣誉的象征,一个梦想的宣言。
2011年2月,民国初年北京清华大学研究生李鸿樾的毕业证书走红网络。因毕业证书的导师栏里赫然写着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等历史名人,而被网友惊呼为“史上最牛的毕业证”。
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王国维,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陈寅恪,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赵元任,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李济,人类学家、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
李鸿樾是何许人也,湖南省一名普通中学教师。名满天下的四大导师,其弟子(主要是王国维直接指导,再加上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李济等人的栽培)在毕业之后却选择从事中小学教育,在今人看来,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但是,民国时候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却吸纳了大量优质人才。钱穆、季羡林、朱自清、丰子恺、夏丏尊等先生都做过中小学教师。
朱自清先生
从待遇上来说,民国时期教师相对属于高薪阶层。以20年代前后为例,当时北京中小学教师工资水平是:一般公私中学老师月薪约一百几十元(约今人民币1.5万元),高初中都能教的教员,尤其是国语(语文)、英语、数学教员,月薪则在200元(约今2.2万元)以上。当时保姆月薪约3-6元(约今330-660元);厨师8-12元(约今880-1320元);黄包车车夫16-20元(约今1760-2200元)。当时,***在北大当图书管理员时一月工资是8个大洋。
李鸿樾(1896-1974),湖南浏阳三口乡筱野垅村人。1926年6月毕业。相继在湖南省立一师、浏阳公学、长郡中学等校任教。从1939年起,先后出任浏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浏阳狮山中学校长。浏阳解放后,李鸿樾先后执教于浏阳一中、三口农业中学。
名不见经传的李老先生,原来是胡耀邦、杨勇等一批无产阶级***家的老师,他和当时一批卓越知识青年一样,致力于教育兴邦,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乡村教育建设事业,他们是最可敬重的先贤。
1962年底,时任团中央第一***的胡耀邦挂职回湖南工作期间,一次到三口乡视察时,特邀请他的恩师李鸿樾叙旧,倾表感谢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