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家都知道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这一天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会选择吃饺子来度过。因为在民间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的说法。
今年的冬至转眼间又到来了,冬至的打来也预示着新年的临近。过了冬至这一天, 新年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浓,人们的饮食也慢慢发生了一些变化。
老人言“冬至一阳生,三九补一冬”,从表面上看是要人们补好身体。那么你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吗?我们该如何保重身体?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季的第4个节气,一般是在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之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过了冬至以后,白天会越来越长,夜晚会越来越短,但是温度并不会增加,反而会越来越低。
虽然天气依然寒冷,但在此时会有阳气渐生,也就是俗语中所说的“冬至一阳生”。这一天代表着下一年的循环开始,是个大吉之日。
所以到了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会用一些方式来庆祝,比如一家人团聚吃饺子,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愿平安健康等等。
了解了上一句,就一起来看“三九补一冬”这句俗语。“三九”指的是过了冬至以后的第三个九天,这是整年最为寒冷的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因为太过于寒冷,所以人们对于补身体、养生等都非常重视。在此时补好了身体,才能度过严寒,来年才有健壮的体魄。那么应当如何进补呢?
第一自然就是吃饺子,饺子营养丰富,而且可以选择的类型多。一般北方地区的人,在冬至这天就会吃饺子。
第二就是喝羊肉汤,羊肉汤的的滋补功效,想必不用多说。一般南方地区,会在寒冷的时节喝羊肉汤,来强身健体。
总之,要想滋养身体,还是要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少吃一些刺激性强,重口味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