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种人常被人们戏称为“守财奴”,每花一分钱都格外心疼,一辈子只知道攒钱。
殊不知,存钱不如积福,你所攒的钱,不过是过去累积的福报。
人最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了福报,到哪里都有的吃,在哪里都能赚到钱。没有福报,钱财怎么也守不住。
古代印度,曾经有一位国王,性情仁慈,爱护百姓,全城的百姓都过着富足安乐的生活。
有一次,国王出城巡视,看到城内有很多富贵的长者,他们住在金碧辉煌的宅院里。国王为了扩充军备之用,便下旨,请长者们公布家产,准备予以征收。
一位拥有亿万家财的长者,向国王公布,自己有私财三千万两,不能贡献给国王。但是有“五家之财”,可以交由国王全权处理。
国王很好奇,问长者:“何为私财?何为五家之财?”
长者回答:“我时常念善,更要有实际行动。所以我将我财产中的三千万两,用来兴建庙宇,供养僧道,并且布施给穷苦的百姓。布施的福德,将伴随我生生世世,这就是私财!
我其余的数亿家产,都是外在有形的五家之财。遇到水灾,火灾,或者盗贼盗取,这些钱财随时会流失。如果我的子孙不像我一样勤恳,再多的财富都会被败光。虽然现在家财万贯,但是当我往生之时,这些有形的财富一分钱都用不着。
所以,现在十分希望国王把这些财宝收去扩充军备,正好可免去我的担忧。”
“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
一个人,无论有多少外财,命终时,都是带不走的。真正有智慧的人,明白无常才是人生,存钱不如积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