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域辽阔,然而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我国海军力量薄弱,致使本属于我国的海洋被一些国家侵占。
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为首的几个与我国海洋濒临的国家,或明占或偷占我国南海部分岛屿,给我国带来极大的损失。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海军实力也有显著增长,我们对海洋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国家正式提出“海洋强国”战略。
但是,过小的南海岛礁却成为我们不好立足的一个难题,为打造有效的生产生活载体,我国开始考虑填海造岛。
填海造岛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存在,亚洲的日本、韩国、欧洲的荷兰都是此中高手,但是我国依然凭借着努力而后来居上。
依靠着自主研发的自航绞吸挖泥船的强大威力,赫然创造了在170天的时间里,直接填海造岛29万平方米的纪录。
这让得极为渴望土地的日本嫉妒不已,恨不得买下中国的全套技术,来拓展日本的“新国土”。
造岛“神器”诞生记
填海造岛,着重点先是填海,然后才是造岛。
而纵观国际上有过填海经历的各个国家,特别是五分之一国土面积在海平面以下的荷兰,其必不可少的一样利器就是现代挖泥船。
然而在21世纪初,挖泥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一直由荷兰、比利时等少数欧美国家把持,外人根本无法染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河道、港口疏浚工程逐渐增多,不能自行建造挖泥船而只能租借或者是购买,使我国不得不处处受制于人。
1996年,我国曾花高额外汇,进口过一艘二手耙式挖泥船。
按照当时我国付出的这个价格来推算,只要买四艘这样的船,我国的外汇储备就没了,这个代价实在是太高。
等到2003年的时候,首钢集团需要搬家到唐山市的曹妃甸,但是当时的港口达不到迁移标准,需要大型绞吸式挖泥船疏浚清淤,可是国外的挖泥船太贵了。
而曹妃甸的疏浚又是“刚需”,好在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没有被困难吓退。
特别是那些造船企业,更是感到一种耻辱和冲动,他们不相信自己造不出一艘挖泥船。
于是,国内的造船企业纷纷行动,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
他们抽调精兵强将,集思广益,日夜研究,终于在第3个年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绞吸式挖泥船——“天狮号”,当然,它需要拖船牵引才能行驶。
经过下水实践检验,这艘被国人寄寓希望的“天狮号”果然不负众望。
它的实战能力已经完全踏足国际先进水平行列,关键的一步迈出后,技术升级就顺理成章。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再接再厉,瞄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挖泥船建造标准。
按照挖泥量要多、挖掘力要大、传送距离要远,并且能够自主航行等一系列技术指标,经过4年的改进和升级,我国首艘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终于火热“出炉”。
这艘“天字号”系列的“二代”可不一般,它不但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作业的标准,而且每小时挖泥量居然达到了惊人的4500立方米。
其各项技术指标在亚洲高踞榜首,在世界上也能排进前三,不愧被人称为“石破天惊”。
“天鲸号”的特点是挖得快、排得远、立得稳。
“天鲸号”最大挖深达到30米,最远输沙可达6公里,当然,疏浚密实沙、粘土和碎石根本不在话下。
“天鲸号”的最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够挖掘高强度海底岩石,因而在海上作业时简直是无物不克。
正是由于“天鲸号”的横空出世,全球疏浚行业的格局被强力改写。
原来占世界疏浚业80%业务的荷兰、比利时四大企业被打得连连后退,以“天鲸号”为主体成立的我国企业中交疏浚2016年营收达到58亿欧元,几乎是四大巨头收入的总和。
“天鲸号”一战成名,中交疏浚傲视业界群雄。
受到“天鲸号”神威鼓舞的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再次重拳出击,继续研制能够全海域全天候的巨型挖泥船。
2017 年 11月3日,“天鲲号”正式下水。
时任中交天航局总工程师的顾明表示:“天鲲号”使“中国已经具备了在全球任何海域建港的技术和能力”。
他更是自豪地说道:“我们可以跟世界上其他疏浚公司竞争任何一个疏浚工程了!”
中国从此时起,才真的是“一船在手,海洋我有”。
当然,从此刻起,名声在外的“天鲸号”和“天鲲号”在国际上也受到了“贴身的关心照顾”。
它们一旦出现在海洋深处,就总会有不明国籍的外国船只尾随。
因为总有一些觊觎南海的国家,他们认为“‘天鲸号’会使中国的海洋防卫力量与日俱增,难以遏制。”
而“天鲲号”更是让那些不怀好意的国家感到害怕。
这艘挖泥船体现了我国造船业的最高水平,发掘体系是国际上最强壮的,高效泥泵是国际上最大功率的,长途输送能力是国际第一,这艘船完全可以认定是“中国创造”。
“天鲲号”能够挖掘的岩石强度足以与修建码头所用的高强度混凝土的硬度相当,可以说是削岩如泥,毫不夸张。
“天鲲号”的驾驭舱极为宽敞,足有40多平方米,中间是一个约两平方米的操作台。
操作人员只需点击鼠标或者按钮便可完成设备的指挥操作,这艘船完全实现了自动化操作,可谓科技感十足。
“天鲲号”还在全球首创了双定位功能,除了钢桩台车定位外,还有一套三缆定位装置,拿绞车钢丝绳来定位的,世界上独此一家。
外国的挖泥船都是单一定位的,所以相较于别国的挖泥船,“天鲲号”在狂风巨浪中更加是稳如泰山。
“天鲸号”和“天鲲号”就仿佛是“地图编辑器”一样,吹沙成基,填海造岛,为我国吹填了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
这种造岛“神器”,国家当然会高度重视。
2020年度国家科学进步奖特等奖,就颁发给了“海上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这一项目,真正体现出这项技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加大马力驶向深蓝
海南省作为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主要战场,已经被赋予了我国最大经济特区和自贸区的地位,近年来更是在全力打造“海洋强省”和海南国际旅游岛。
但是随着海岸带、海岛资源开发利用强度逐步增加,人口增多和经济活动增强,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逐渐凸显。
为解决这一矛盾,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我国就在海南省开展了一系列的岛礁建设活动。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终于掌握了填海造岛的有力工具,“天鲸号”和“天鲲号”为我国填海造岛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之前,我们只能望海兴叹,最大的举动也只不过是从陆上运送材料进行小规模的加固工作。
其实在我国进行南海岛礁建设之前,周边国家早已纷纷行动。
越南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侵占我国南沙群岛的部分岛礁,并对被他们控制的景宏岛、鸿庥岛等二十几个岛礁进行军事设施建设。
菲律宾也在其所侵占的中业岛上建立了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并驻有军队。
马来西亚不但在其侵占的岛礁上驻军,并且还建设酒店、机场等基础设施,将其打造成为旅游胜地,成为了他们捞钱的一个好处所。
这些国家都有大量的填海造岛行为,妄图凭此永久地霸占这些岛礁,长期攫取本属于我国的海洋利益,并以此提升他们在南海的所谓“控制力”。
我们,当然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国的利益受到侵占。
在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后,南海诸岛因为所处的位置使得其战略地位大幅提升。
随着我国海洋科技水平的提升,我国开始采取行动捍卫我国的海洋权益,开发、利用海上资源。
尤其是在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天鲸号”和“天鲲号”挖泥船后,我国开始逐步在所控制的岛礁上填海造陆,并且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果。
从2013年开始,我国填海造岛共进行了三次成规模的行动。
第一批尝试性地吹填和改造工作,选中了永暑礁和华阳礁,最终形成2.8平方公里的永暑岛和0.28平方公里的华阳岛,第一批人工岛改造获得圆满成功。
随后我们再接再厉,第二批又成功改造了赤瓜礁、东门礁和南薰礁,将它们变成了赤瓜岛、东门岛和南薰岛。
随着填海造岛工程进行的是,我们在这几座海岛上进行房屋、灯塔、发电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使得这些人工岛能够为我国的海洋作业发挥“基地”作用。
然而我国在自家一亩三分地的动作,却触动了某些怀有不良心态的国家的敏感神经。
不断叫嚣着在亚洲推行再平衡战略的美国人坐不住了,一向自认为是世界霸主的美国,认为中国在海洋上的崛起威胁到了它的地位和利益。
于是,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卡特开始大喊大叫,并派出“拉桑”号导弹驱逐舰进入我国领海内,妄图武力干涉和阻止中国的岛礁建设。
美国一向不愿意自己承担风险,而是喜欢拉上盟友一起行动。
这次也不例外,它发动英国、日本、菲律宾等一批号称是在南海有利益关系的国家,发表演讲,抗议“中国大规模的填海造岛行为”。
美国更是派出军舰,并号召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英国等一批小弟也派出军舰,硬是在南海开展“自由航行”。
中国根本不可能被这些威吓行动阻挡住开发海洋的步伐,随即在2015年开展第三批造岛行动。
最终在美济礁和渚碧礁的基础上,形成一座超过5.66平方公里的美济岛和一座超过4平方公里的渚碧岛。
这两座岛已经具备了人员驻扎的基础,国家开始在这两座岛上建机场、修跑道、造楼房,并且建设一系列的生活设施,使其真正成为了中国在南海进行海洋开发的基地。
我国之所以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取得南海填海造岛的耀人成绩,这与我国自己研制的造岛神器----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密不可分。
特别是当2017年,我国最新型也是最大型的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下水,和早已屡立战功的“天鲸号”通力协作,实现了170天填海造陆面积突破29万平方米的奇迹。
我国两大造岛神器的强大能力震动了西方世界,而一直觊觎中国海洋利益的日本、越南等国更是垂涎三尺,恨不得据为己有。
神器岂容他国觊觎
“天鲸号”和“天鲲号”自航绞吸船,是我国今后走上海洋强国之路可以依仗的国之重器。
两船的成功建造,标志着我国在自航绞吸船设计与建造水平已是迈进世界强国行列。
与此同时,我国船舶建造技术总体水平也随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事实上已经把我国经略海洋提升到了与陆上建设同等的高度。
然而过去的岁月里,我们毕竟在海洋开发和建设上落后发达国家太多,因而我们必然要迎头赶上。
显而易见的,在辽阔的海洋上,要想发展必须有支点,星罗棋布的岛礁必然是首选。
于是,“天鲸号”和“天鲲号”在今后必将继续大展神威,这是毫无异议的。
然而这时,始终想要扩张陆地面积的日本却突发奇想:如果能够搞到中国的“天鲲号”或者是“天鲸号”的建造技术,有可能离梦想更近一步。
日本的填海造陆技术不太成熟,他们引以为傲的号称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填海造陆的人工岛机场——关西国际机场,从建成之日起,就一直处于沉陷之中。
日本想了无数种方法都无法止住机场下降,耗费的维护资金简直是让人头疼。
于是,日本开始变着法的与中国套近乎,先是遮遮掩掩的通过一些外围公司来和中国谈租借或者购买“天鲸号”。
实际上,日本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间接地获取中国挖泥船的先进建造技术。
按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互相买卖一些日常用品,尚且说得过去。
但是日本想要通过所谓的租借或者是购买的方式,获得中国的先进技术,其不利于中国的狼子野心那是路人皆知。
因而我国的回答十分明确:既不会租借给日本,更不可能卖给日本,因为这是中国的战略装备。
日本一看正常途径无法达到目的,开始耍无赖,向国际组织发出请求援助的函信。
大意是日本国一直处在沉降过程中,将来有可能有被海洋淹没的危险。
因而需要中国给以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租借“天鲸号”来帮助日本摆脱岛屿下降的危险。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别说一艘“天鲸号”无日无夜24小时去工作,能够起到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这是人所共知。
日本整个岛屿何时能够降到海面以下,那是一个极为遥远的时间,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发生。而即使日本本岛确实处于危急之中,日本人完全可以向荷兰和比利时租借或购买挖沙船,因为这两个国家挖泥船的建造技术与中国是旗鼓相当的。
作为美国盟友的日本,显然与同为亲近美国的日本和比利时更加关系密切一些。
如果日本真的需要,他们向美国求援,或者是拍出巨额资金,从荷兰、比利时那里或租或买,绝对都不是问题。
而日本偏偏摆出一副可怜相,只拿中国的“天鲸号”和“天鲲号”说事。
显然,事实并非是日本所表现出来的那样,只能说,是因为日本瞄准的是中国的整套挖泥船建造和疏浚技术。
“天鲸号”和“天鲲号”所展现的威力太巨大,这在当今的中国海洋发展大计中,绝对是无价的,因而日本人才不惜使出道德绑架的伎俩也想要获取它们。
既然中国已经洞悉了日本的图谋,那么日本人无论怎样演戏,都只能说是白费心思。
可一可二不可再三,我们再也不会上日本人的当,日本人也不能把中国人的仁义当作傻,总想着投机取巧。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无疑为我国的岛礁建设吹响了号角。
相对于辽阔的海洋,我们可以驻扎军队、能够让渔船停靠补给的岛屿实在是太少了。
因而我们的填海造岛行动势必会更加迅猛,相信我们会不停地听到“天鲸号”和“天鲲号”创造佳绩的喜讯。
参考文献:
[1]连小童,南海“造”岛,军营文化天地,2018(12);
[2]赵文强,造岛神器,陕西科技报,2021(9).